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在线留言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历史教案>>历史备课教案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必修2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1

资料类别教案

备课教案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该资料免费下载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

使用学科历史

使用年级不限

上传人黑龙

更新时间2015-06-13 20:55:40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收藏

| 更多

最新资源

基本信息   在线预览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电力的广泛应用(主要标志)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不久,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益完善,电可以输送到很远的地方,供给人们使用。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适当介绍爱迪生:爱迪生一生的大部分时期都患有严重的失聪症,但是他工作刻苦,毅力超人,因而完全补偿了这一缺陷。他一生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努力工作,在75岁的时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签到上班,他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晚间在书房读3至5小时书。联系爱迪生的名言。最大贡献是发明留声机和自动电报机,实验并改进了白炽灯和电话。爱迪生20岁出头开始研究电灯,历时10余年,时常通宵达旦,最终研制出钨丝灯。

特邀主编老师 976822836@qq.com 点评: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必修2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1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资源难易程度:★★★★★★★★★★★★★★

成套相关资源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