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22012-10-30 17:49:00 阅读 参与讨论()马上投稿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

7、 赤潮

成因:①自然:温度高;蒸发大,降水少;水体交换少;丰富的营养物质。②人为:含N、P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大海。

分布:工业、城市集中的沿海;我国最易发生的海域是:珠江口、长江口、渤海等。

危害:使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导致生态失衡;产生毒素,危害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渔业生产、水产养殖。

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使用低残留的化肥农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入江河湖海。

8、 酸雨(pH<5.6)

成因: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出大量的SO2、NO3等。

分布:世界:西欧、北美、日本;我国:主要在南方。

危害: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措施:对石化燃料进行无渣处理;进行技术改造;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主要是由于燃烧煤炭排放大量SO2造成的。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华中、西南、华东沿海地区、华南和北方地区是我国五大酸雨区。南方较北方严重,北方酸雨主要在夏季。

9、 温室效应

成因:森林大量减少,大量使用石化燃料。

分布:全球。

危害:全球变暖,极地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措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量。

10、臭氧减少

成因: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

分布:南极臭氧空洞,北极臭氧层变薄,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变薄速度加快。

危害: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的免疫力,易患皮肤癌;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变暖。

措施:禁止或减少氟氯烃的排放;积极研制制冷系统。

11、光化学烟雾

成因: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分布:不利于气体扩散的一些谷地和大城市。

危害:降低能见度、损害植物体,危害人体健康。

措施:严格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12、石油污染问题

成因:人类以各种方式向海洋中排放大量石油,并使海洋表面漂浮一层很厚的油层所产生的。该油层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使自己本身强烈增温,抑制氧气的溶解和海水的蒸发,阻止上下层表面像沙漠一样炎热而干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海洋污染。

危害:海洋污染,可使海洋水生生物因为得不到氧气而大量死亡,使沿岸地区气候变得更加炎热干燥,干旱面积将会扩大。

措施:及时清理石油泄漏、石油生产排放到海洋中的石油。

13、生物多样性的消失

原因:大面积森林采伐,火烧和农垦;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生物资源的过分利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外来物种的大量引进或侵入;无控制的旅游;污染;全球变暖等。

措施:采取就地、迁地保护等实际措施保护物种;运用法律和国际公约保护野生动植物;加强宣传、教育、提倡公众参与。

14、湿地减少

原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气候变暖,蒸发增强,湖面减小。

措施:退田还湖,植树造林。

15、城市环境问题

成因:人口增长过快,工业大量集中,缺乏科学规划。

分布:一些大城市及部分中小城市。

危害: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化面积少,不利于改善环境,社会秩序差。

措施:控制城市规模(人口和用地),合理规划,加强管理(郊区城市化,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分散大城市的职能)。

网友评论

    现在有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欢迎留言!个性设置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站最近动态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