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语文教案>>语文复习教案

200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资料类别教案

复习教案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chq.000@163.com

更新时间2008-8-26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考点聚焦】 这一考点在高考能力要求方面属于C级层级。它是在理解基础上的高一级的“分析综合”能力层级。“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过滤次要信息,压缩有用信息;使无序信息条理化,使隐性信息显性化;把信息原码重新组合加工,衍生出新的信息。 2003年《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要求将“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改成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整合”和“提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整合”不仅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暗含着概括、重组、融合、表述等多项要求,不再停留在句子表面,而要从内蕴上去理解。“整合”不仅仅是“提取”。“提取”指的是提炼而取得;“整合”更多的是指整顿、加工使之合乎某些要求。表现在阅读题的答案编制中,包括进行调整和重新组合的过程,涉及阅读者本身的“认知积累”因素更多,有强调“素养”的成分。由原先的着重考查思维的结果变为考查思维的过程。“提取”可以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某些现成的语句作为答案,或选取某些短语加以拼接。“整合”则需要考生对语言材料中的信息作食桑吐丝的工作,只对现成的语句加以理解来作答是远不够的。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考生经常出现以下错误: 1.阅读思维准备状态不足,阅读心理浮躁,不能静下心来筛选信息。因此,不能准确地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过滤次要信息,造成答题错误。 2.筛选信息后不能进行有效整合,只看出显性信息,不能透过表层信息看清隐性信息。 在复习时,教师应不断强化考生的“重要信息”概念,坚持“突出重点,持之以据”的原则,并注意以下几点:1.统观全文,分清主次;2.瞻前顾后,确定范围;3.以言取意,辨析真伪;4.分清关系,防止颠倒;5.概括文意,整理组合。 【高考示例】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7—20题。 有这样一种假说:冬眠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机能。冬眠的哺乳动物虽然与人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但是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例如在体温调节上,就要比非冬眠动物强。 传统认为,哺乳动物冬眠的奥秘在于心脏。无论冬眠动物,还是非冬眠动物,甚至人类,其心脏工作的原理是相同的。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但是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降低,从而使心脏的舒张越来越困难,最后导致死亡;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相反。因此心脏细胞调节钙离子浓度的机制,是冬眠时心脏正常活动的关键所在。 后来的研究证实,心脏细胞的这种变化还不是冬眠的根本原因,科学家们推测冬眠最终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控制的。然而,人们却一直没有发现这种遗传基因。直到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的血液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蛋白质HP。HP只能在冬眠动物身上找到,并与冬眠同步出现。这表明,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人类身上也能找到类似冬眠的现象吗?人类也可能冬眠吗?答案是肯定的。人在睡眠时也有体温降低、心跳放慢的现象,这在性质上与冬眠相似。而身体硕大的熊的冬眠,为实现人类的冬眠提供了可能。如果以HP为线索,也许能重新认识熊的冬眠。一旦控制熊冬眠的遗传基因得以破译,人的冬眠就不是不可能了。这样,人类就能把自身的代谢控制到最低极限,从而有利于癌症等疾病的长期治疗、未来的宇宙旅行等。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