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校园通试用申请在线客服
我有资料要上传您的位置:网站首页>>教案中心>>语文教案>>语文复习教案

200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案:文中观点态度的理解把握

资料类别教案

复习教案 

提供方式免费

下载扣点0

教材版本无版本

使用学科语文

使用年级高三

上传人chq.000@163.com

更新时间2008-8-26

下载统计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 收藏

 

最新套卷

基本信息

【考点聚焦】 这一考点在高考能力要求方面属于C级层级。《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要求“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通过理解把握作者在文章中各个部分的认识和看法,进而准确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和表达意图。 “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我们阅读文章分析文章,主要是为了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而最主要的是为了获取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一项综合性的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都涉及到对这种能力的考查,是现代文阅读测试的热点和难点。 文中观点态度的理解把握,考生经常出现以下错误: 1.阅读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文章的只言片语,不能准确领会作者的真正意图,造成答题错误。 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时,看不出隐含散落在文章段落或部分里的关键信息,或对这些信息只有模糊朦胧的感觉,不能上升到理性高度来概括,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也导致答题的困难。 在复习时,教师应不断强化考生的“观点态度抽象性”的观念,培养“透过语言表层探究深层含意”的思维习惯,并注意以下几点:1.整体把握,分层探究;2.结合背景,弄清意图;3.兼顾文体,细心体味;4.抓住关键,综合分析;5.多方比较,力求准确。 【高考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铜奔马正名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飞廉铜马”。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二是“《三才图会》里的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愚意此说更属不妥。 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有冗杂虚构之病。其次,关于“飞廉”,注家多有出入。《墨子•耕柱》云:“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心川。”《史记•秦本纪》云:“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但是《淮南子•俶真训)高诱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楚辞•离骚》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能致风气。”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至于《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免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命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学科相关
一周排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