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列表
云南昭通彝良县第二中学介绍
浏览:6567次
学校最早成立于一九三六年,当时名为“云南省立彝良简易师范学校”,由国民党云南省教育厅命名。以镇雄、彝良、威信、盐津、大关五县划为镇盐学区,以牛街为中心而立。“简师”学制四年,授三年初中课,一年教育心理概论。 在上级领导及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育教学在彝良教育史上也曾取得过较好的成绩。1984年,初中40班42人参加中考,升学36人,单科成绩有五个学科获县中考第一名;1981年毕业的高5班,40人参考,升入大中专13人,1981年毕业的高5班,40人参考,升入大中专13人,1985年毕业的高9班,42人参考,升入大中专14人, 1997年毕业的高17班,42人参考,升入大中专18人,其中六大学科单科高考成绩与全地区十一县市一种相比,均进入地区前六名。2000年,高25班在高考中,32人报考,上线率51%,2名上重点线,2001年高考报考人数突破100人,上线率列全地区第三名(仅列昭一中、云天化中学之后),黄义刚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地理系。 现在,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艰苦创业,奋力开拓。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深化教育改革,逐步形成“探索、敬业、爱校、求实”的校风,正迈开向前发展的步伐。 宣传栏 学校从1994年开始深化改革,实行教职工聘任制,教师教学成绩与津贴和聘任挂钩,但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聘任的实质无非是一定程度上优化组合,虽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收效不大,也因此中断过几年。 2003年,借人事制度改革的东风,学校又全面推行聘任制。2004年又进一步地完善相关制度。2004年学校拟定了《内部管理实施办法》,从岗位职责、常规管理、评聘和考核、奖惩、工资再分配、考勤制度等方面明确了学校内部管理要求,强化了管理。其中对教师的聘任实行两级聘任制,即学校聘班主任,公布待聘教师名单,再由班主任聘科任教师,学校则实行目标管理和考核,学校对落聘教师降级或转岗使用。 在教学管理上,强化常规要求,重视过程管理。学校加强值周检查力度,通过间周一次的例会反馈信息,落实和布置相关工作。教学成绩的检测按高中会考的形式编排考场、发放考场通知单,监考、阅卷、登分专人负责,明确职责,成绩由教务办公室统计。成绩公布核实后,及时对学生予以奖励,对教师量化考核。 全校教师要用爱生、爱岗、实干、有效的理念加强校风和学风的建设。依法治校,依法施教,协调有关部门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充分利用家长会进行宣传,让社区关心支持学校的学风建设。努力消除“新的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舆论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学生中大力宣讲“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心境,再轻的负担也深感沉重”的道理。宽人严已,勤奋卓绝,团结合作,求真务实,是我们做人的宗旨。通过 “子女只能给家里带来和睦、安宁、欢乐和幸福”才算父母的好子女的专题班会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学生真正懂得具有知识的欢乐,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时时教育学生把行为中的“应当”、“困难”和“好”连接起来进行思考,教会学生正确对待批评、责备、惩罚。真正用5至10年的时间把学校办成社会关心、家长放心、教师宽心、学生用心的好学校。 总之,学校领导班子只有团结一致,提高认识,抓住发展机遇,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同时加强学校常规管理,不断武装、充实、完善学校的校风与学风建设,才能真正建起一个充满生机、师生和谐奋进的校园。由上级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有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有勤奋拼搏的教职工队伍,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彝良县第二中学将以教育优质、校园优美、校风优良、特色明显的优势,跻身云南省二级完中的行列,向省一级完中迈进。 附: 治校方略:依法办校 民主参与  制度落实 奖勤罚懒 器重关爱 创新品牌 安全通道:事事讲安全 人人懂措施 责任核到人 落实再落实 校 训:认真做人  踏实做事 博读群书  报谢家国 德 风:守纪 关爱 求美 和睦 校 风:探索 敬业 爱校 务实 教 风:借鉴 自主 合作 探新 学 风:求知 独立 学法 创新